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一新兴媒体形态在带来娱乐和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乱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情讨论。
根据最新的舆情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短视频领域的舆情事件呈高发态势。这些事件不仅涉及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疗、旅游、教育、就业等,还涵盖了国家层面的城市管理、灾难事故等重大问题。短视频因其直观、简短且极具冲突性的特点,往往能够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形成舆情热点。
以2024年8月25日发生的一起因“阴阳价”行为引发的舆情事件为例,该事件源于一名游客在抖音平台发布的短视频,视频内容显示山西大同市一刀削面馆存在本地人和外地人待遇不同的现象。该视频在微博等平台进一步发酵后,引发了极大的讨论量和关注度,使得舆情进一步升级,形成了全网热议的局面。
短视频乱象的频发,不仅扰乱了网络环境,还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中央网信办对此高度重视,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短视频领域的突出问题。2024年的“清朗”专项行动,更是将整治短视频乱象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
根据中央网信办的部署,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等行为,以及通过摆拍场景等方式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的乱象。同时,还将对直播带货中的虚假宣传、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编造虚假短视频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在具体案例中,不乏一些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度,不惜编造虚假信息、摆拍虚假场景,甚至违法使用他人肖像和声音进行人脸替换或人声合成,生成虚假短视频。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还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治理短视频乱象,中央网信办要求各大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制度,全面规范短视频功能运行,优化推荐机制,着力解决短视频平台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优质短视频呈现不足等问题。同时,还鼓励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对网络视频领域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抵制。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短视频领域的乱象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治理工作仍需持续加强。中央网信办表示,将继续深化“清朗”专项行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为公众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
本文旨在反映当前短视频领域的舆情监测情况和乱象治理进展,所提供的数据和案例均来自公开报道和舆情监测结果。对于短视频乱象的治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