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哈佛大学要求现有国际学生限期转学”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校方于当地时间6月15日紧急辟谣,称该信息系恶意伪造文件引发的不实传言,强调将继续为国际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这场持续72小时的舆情风波,折射出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生态的脆弱性。
舆情发酵路径
据Brandwatch舆情监测系统显示,该谣言最早出现在6月12日某匿名论坛,一则声称引自”哈佛国际事务办公室”的PDF文件截图在Reddit、Twitter等平台快速传播。文件要求持F-1签证的学生需在2024秋季学期前完成转学手续,截至美东时间14日18时,#HarvardTransferGate话题累计讨论量已达23万次,波及中国、印度等主要生源国社交平台。
校方紧急应对
哈佛大学教务长办公室15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了伪造文件与官方正式文书的12处格式差异。国际学生服务部主任艾米丽·陈强调:”校方近期从未发布任何涉及国际学生转学的政策,该伪造文件中的公章样式早在2019年就已更新。”校方同时宣布已启动法律程序追查信息源头。
社群情绪分析
通过Talkwalker情感分析工具可见,事件发酵期间负面情绪占比达61%,大量国际学生家长在Change.org发起联署请愿。正在攻读应用物理博士的中国留学生王同学向本报透露:”虽然理智上知道政策可能性极低,但看到消息时仍感到窒息,这让我们再次意识到身份的不确定性。”
政策背景溯源
教育政策专家指出,此次谣言获得传播势能,与近期美国国土安全部拟调整STEM专业OPT期限的提案密切相关。尽管哈佛等顶尖院校始终保持稳定的国际生录取比例(2023年本科国际生占比12.1%),但部分社交媒体账号刻意将常规政策讨论与极端场景挂钩,导致信息失真。
深层影响评估
《高等教育纪事报》评论认为,这场风波暴露出三个关键问题:1)国际学生群体持续的心理焦虑 2)教育机构危机响应机制的数字转型滞后 3)地缘政治因素对学术共同体的渗透。值得关注的是,事件期间哈佛校友捐赠平台出现单日47万美元的异常波动,显示信任危机可能带来的衍生影响。
全球学术共同体响应
包括MIT、斯坦福在内的20余所高校相继发布支持声明,全美大学注册官员协会(AACRAO)拟建立伪造文件特征数据库。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提醒留学生,应及时通过edu@harvard.edu等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目前,哈佛大学官网已增设国际学生政策实时查询入口,并计划在秋季学期增设跨境法律咨询服务。这场由数字谣言引发的教育危机,或许将成为重构国际学术信任机制的催化剂。